由于使用水泥,
灌漿料從沒被公認是一種“綠色”或環保型材料,但是,當前市場的種種跡象顯示,巨大的變化正悄悄而來。綜合現代化施工方法,材料技術,建筑標準以及完整使用周期成本,混凝土灌漿料結構已被證明是一種能滿足未來指定標準的,最佳和最經濟的解決方案。灌漿料原材料可就地供應,其保溫性能以及長期的耐久性,也是目前灌漿料被譽為一種 “綠色”可持續性材料所具備的種種有利因素。
混凝土灌漿料確立其最具有可持續性結構所邁出的另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推出了保溫混凝土模板體系(ICF)。該體系既簡化了施工工藝,又加快了施工速度。此外,還為基本的保溫結構,提供了一個最佳的保溫效果。ICF正在為
高強灌漿料開拓出一個全新的市場。這不僅是對高強灌漿料設計局限性的挑戰,也是對混凝土技術局限性的挑戰。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能適應于現有施工技術,提高材料的應用性能(特別是廢棄和再生利用材料),使施工速度更快捷,施工工藝更切實可行。現已確信,ICF是未來八年中,能獲得性能和可持續性最高標準的最佳結構體系。
ICF能確保提供高標準性能,但是,在英國建筑業中,它至今尚未得到廣泛的認可,其原因是,在設計領域中盛行的滿足最低標準的哲學理念。但是,隨著建筑規程的不斷更新,ICF已變得越來約具有競爭性,必將與傳統的施工法展開競爭,并將體現出其性能的優越性。
復合ICF
灌漿料體系所獲得的更輕質的性能水平、相關的結構性能、可靠的U值、氣密性以及抗洪性能,所有這些因素,都會提高該體系的經濟性,但是,ICF體系越來越被認可的關鍵因素是其基本的施工成本。的確,ICF所用的材料費會比混凝土砌塊更貴些,但是,其較低的供料費和材料損耗費,較低的勞務工技能和施工設備要求,使施工總成本更低,總工期也更短,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健康和安全風險。